2013年11月5日 星期二

店內唱片淺介(2)

由於唱片的年代與版刻問題,蒐集爵士樂從二手唱片開始無疑是一個完美的選擇。你永遠不會知道會從哪個遙遠國度的某個家庭的某個唱片櫃裡收到一張mono版的Thelonious Monk或不知重刻了多少次的Miles Davis。這其間轉手不同愛好者的不為人知的想像過程跟曲拆的瑣細情節都成了二手黑膠的附加魅力。說不定哪張皮套四分五裂的Bessie Smith可能就是遙遠的從前某波蘭偏遠的納粹集中營裡德國人拿來尋歡作樂的聖品。 雖然Bessie Smith有點太苦了。

溫故知新的黑膠唱片蒐集-店內唱片淺介(1)


無論是對黑膠唱片的偏執,或是對聲音品質的要求,搜集黑膠幾乎像一種綜合感官與戀物傾向的「時髦玩意兒」。某個平凡的午後,唱盤的擦刮推擠著洗片機的轉動聲,耽溺於完美主義和骨子裡反科技汰舊換新的拜物情節正蠢蠢欲動,<33又三分之一>於焉產生。

6/30《33又三分之一》部落格 最新文章:

6/29 :《33又三分之一》部落格


(1)「歌劇女神」──20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卡拉絲 (CARMEN )
(2)「歌劇女神」──20世紀最偉大的女高音卡拉絲 ( PUCCINI    TOSCA )
(3) 蘇莎蘭--經典之聲
(4)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Herbert von Karajan/VIENNA  Philharmonic )                        
(5) 霍爾斯特--行星組曲(Zubin  Mehta /The Los Angeles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6) 馬勒--第9號交響曲  (SIR  GEORG  SOLTI  /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

《33又三分之一》部落格 最新文章



(1) 韋瓦第:四季小提琴協奏曲  (穆辛格 指揮)
(2) 音樂劇大師柯爾‧波特作品選  (恰克斯菲爾德管弦樂團演出)
(3) 巴哈:布蘭登堡協奏曲 1-6號
(4) 華格納:尼貝龍根的指環   (布列茲 指揮 拜魯特音樂節管弦樂團)
(5) 貝多芬:小提琴奏鳴曲「克羅采」 (歐伊斯特拉夫/小提琴  奧伯林/鋼琴)
(6) 莫札特:雙鋼琴協奏曲 K.365   (Dimitri Chorofas 指揮 拉穆盧管弦樂團)

迷幻生猛的車庫藍調搖滾─The Black Keys


Artist: The Black Keys
Album: Attack & Release [LP+CD/Sealed]
Released Date: Apr 1, 2008
Genre: Pop/Rock
Styles: Indie Rock/Garage Punk/Punk Blues/Blues-Rock

Pussy Whipped


Artist: Bikini Kill
Album: Pussy Whipped


八零年代成軍於美國奧林匹亞的龐克怒女代表樂團Bikini Kill,1994年在Kill Rock Stars旗下
發行了官方首張專輯Pussy Whipped, 她們是當時挑戰由男性主導的地下音樂生態非常重
要的推手。

All About Mazzy Star's So Tonight I Might see


“I just want to approach to the reality, but there seems to be more surrealistic.”

By Somnambulist
December 06, 2008

70年末機械龐克搖滾


Artist: The Cars
Title: Self-titled LP
Genre: Rock
Label: ELEKTRA/ASYLUM REOCRDS
Release Number: 25286-1
Channel: Stereo

Jesus and Mary Chain 二十年前的詭計









「當我更接近你的時候,你讓我爆炸而你仍完好。」

懷疑他們看似任性妄為的嬉鬧其實是冷靜有目地的,據說不懂樂器的Jesus and Mary Chain製造出
的刺激聲音逕自通過耳膜,聽得我左下方肋骨隱隱作痛,卻也樂在其中。
JimWilliam是目前我聽過擁有最性感聲道的兩兄弟,他們的舞台表演並未爆發侵略的雄性能量,
反而表現出古怪僵直又自閉的個性,顛覆了腦中原本的想像,那種狂傲自我的特異姿態,在聒噪
尖銳的吉他電流與紮實硬冷的鼓點交錯之下,顯得更加煽情。
喜歡他們音樂裡控制得宜的速度感,總期待有一天能在飛馳於沿海公路的車上聽著JAMC,從搖開
的車窗內還嗅得到那股屬於青春,又有那麼點詭譎的空氣。


BBC─Seven Ages of Rock / Volume One: Blues-Based Rock


片頭從一根點燃的火柴棒,向下直落到發亮的白色電吉他,火焰急速蔓延開始
天氣大好,我卻患了熱感冒。深夜之後,Jimi Hendrix焚燒滾燙的反叛搖滾把房內溫度提高好
幾度,面頰上的毛孔逐漸滲出汗水,以致風吹來時還能感受到一絲濕黏的清涼與著迷的狀態。
喜歡那種吉他、鼓與貝斯直接在空氣間擾動砸碎的聲音爆炸、滿溢的迴授音,跟與現場環境
相對應的細微震盪,那始終是精良的分軌錄音技術出現之後無法達到的觸動人心。

來自澳洲的新迷幻搖滾


Artist: The Church
Title: Starfish
Genre: Alternative Pop/Rock, Neo-Psychedelia

Let's Get Lost


Artist: Elliott Smith
Title: From A Basement on the Hill
Genre: Indie Rock、Lo-Fi、Sadcore

Loveless


3月15日,你雙魚,
滿佈細瑣尖刺的My Bloody Valentine就這樣攅入,
怎麼也抽離不去。

冷煤從白色二手車內蒸發,
隨著通過帶有混濁溫度廢氣,1082米長的隧道,
引擎的迴聲在速度中轉變為某種無可違逆的旋律,
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它的存在。

那樣的轟隆聲,始終抽離不去。

200克的Sigur Ros,大病一場


出於一種浪漫而毫無道理的邏輯,出於四月中旬神經敏感的臆想,在翻拍自西班牙電影"睜開你的雙眼"的香空的天空裡出現的兩首Sigur Ros心神恍惚的夢囈式呢喃,幾乎將劇情落入俗套的拋物線曳向矇矓的夢境中純淨的愛情前景。患精神分裂的到底是湯姆克魯斯毀容的想像還是有易容癖的小潘潘,眾多匪夷所思的人格線索和情感迴路湮沒在沈吟如酣睡的迷霧中,謎團與真相在歌聲中抽象成可具體擴張的愛情意識,如兩線液體的交溶與擴張。
突然間我們發現尋根問底的陰翳如花朵含苞待放,那些關於夜晚的神經過敏的疑神疑鬼,在愛情的潤澤感中重又發青,重又浮踵,在舊病復發前再度引來無數事端。


多情的45轉唱片


自從發現45轉唱片發出的有稜有角的聲音脈搏,等待新店面裝修完成的這幾天,每天收拾一袋唱片到齊東街的工作室遊戲,變成晨間終止賴床的強烈衝勁。新到一批45轉搖滾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Nick Cave and The Bad Seeds"The Singer"Swans翻唱Joy Division"Love Will Tear Us Apart",不知道是不是小田的喇叭太好,老覺得Mick Harvey用來襯底的單音吉他動不動就要從薄薄的音箱裡衝出來,每次聽都讓我緊張得不了。另外一張讓人興奮的45轉唱片是英國獨立樂團The Clientele(前身為The Relict) '99年在西班牙獨立音樂名廠Elephant發行的單曲"I Want You More Than Ever"。唱針一墜落,某種奇異的感官衝擊組合在室內聚起一窩火紅的煙霧,輕輕散漫的粉紅色角質有著纖細的腰枝,形影迷人而恍惚。

甲蟲的溫柔蜜糖


黑膠展的第五天,天氣很好,人潮空洞地來來去去。趁著沒人使用喇叭時,我拿出The Jesus and Mary ChainPsychocandy在展場播放。我漫無目的地在唱片櫃間來回晃盪,等待自己真正溶入周遭的瞬間,Just Like Honey像春天的來臨帶著某種露骨的預感。空氣是甜的,激情跳動的寄生寄生。唱片的轉數和軌數令所有工作人員緊張,到處的眾聲喧嘩,到處的隱密節奏,到處的是到處的心智生活的溫柔曲線。我以為這個主題對我來說已變得非常遙遠,卻又出奇地與我貼近。當我閉上眼睛,自己就像里爾克被踩碎的甲蟲,被擠出了身體,沒有一點點表面的勇氣與適應性。我始終不太冷也不太餓。但空氣總是甜的。

在地鐵流浪的美德


mono唱片有一種非常美好的錯覺,就是很容易引人懷念老舊的東西,即使以我的年紀來說,其實從未經歷過那個年代。印象中出現留聲機式曖昧悶熱的音樂都是在幾個哀傷的電影場景,除了愛蜜麗的異想世界裡在地鐵懷抱唱出老式香頌留聲機的流浪漢。提到這個我忍不住想說一下,巴黎地鐵真是不可思議的自由國度,不但可以邊抽煙邊吃三明治,連在角落表演的街頭藝術家和落魄的流浪者都帶有濃厚的人文風情。

毛茸茸的世界

The Psychedelic Furs像吃了過量的安眠藥後,慢慢在神智不清之下睡著的狀態。凌晨時分,疲憊的眼神仍探索著昨日的喧囂,世界呈現一片魚白。Richard Bulter的聲音像潮溼的菸草,悶熱、苦澀,並且缺乏生命。他是個面容模糊的男人,留著奇怪的髮型,迷幻的毛稀稀鬆鬆爬了一身,輕飄飄地踏在我的意識邊緣。我望著他流連於魚白,像望著一頭溫柔的野獸,分不清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夢境。安眠藥藥性快速漫延,把我和床摺疊成薄薄的紙片,移動,飄浮,搖晃,是他嗎?或是我?我沈沈睡去。也許我早已進入夢鄉。

沈默的感應


過去我一直不是Nirvana的樂迷,對於他們短暫的音樂生涯裡留下的作品,我總是漫不經心地聽過,並沒有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直到偶然收了這張在Kurt Cobain過世前的珍貴現場錄音,才真正改變我對他們的觀感。那是一場不可思議的Live,心靈返歸豐實與純真,Cobain特別溫柔的歌聲敢於自紛陳的喧囂與迷混的精神思路中不再高揚激情與憤懣超載的聲響。簡單的吉他和鼓,接近無調的低唱,所有的感情都以安靜的形象存在,清澈淡漠,偶而重又崩潰,擁擠在歇斯底里的邊緣。我從未聽過他如此沈重地詮釋自己的歌曲,像抽絲剝繭地洩露隱私般地詭譎。這一切是怎麼發生的呢?這天下午,我一邊工作一邊一遍又一遍地聽,像預知了他即將來臨的死亡般地沈重。

鋼琴前的優雅醉漢


早期的Randy Newman,身材瘦削,微捲長髮及肩,喜歡穿合身的襯衫和緊身喇叭褲,側臉看起來跟John Lennon有幾分相似。他總是彈著鋼琴,姿態從容而優雅,神情安詳又隱約有著某種道不盡的迷茫。當他唱起歌時,那些音符簡單卻又沈重得令人驚訝。他的聲音粗獷而疲倦,偶而,當他唱到激動處,聲音會像太多口水阻塞的小喇叭,濃烈的情感急欲找尋釋放的出口。一遍一遍聽著,靈魂深處好像被什麼東西用力擰了一把似的。終於,我們知道為何他靜默的外表下,潛藏著難以言喻的蒼涼。

民謠歌手-Soyinka獻給Amalia Rodrigues


民謠歌手
我的皮膚被磨礪龜裂
於是我落到粗菸草神經的
髮根,落到它的濾網

那些無法解釋的叮鈐


翻開葡萄牙語字典查詢「melancolico」這個單字,發現它除了有普遍使用的的悲傷的、憂鬱的意思,還有許多的更深層的延伸意義,例如痛苦的、淒涼的、昏暗的、不幸的、蒼白的,全是一些灰撲撲的沮喪字眼。通常學語言背單字,為了追求記憶的效率往往只挑一個單字的前一兩個意思,不過Amalia RodriguesFado卻不是可以由字典來定義的音樂。Amalia聲音中劇烈的漸強和葡萄牙語優美的語調交會出的美麗相直描繪失落的歷程,及對「存在」這回事的深刻迷惘,其中百分之百的情感偏執不斷刺激聽者的情感版圖超越了語言,即使一輩子修習翻譯學,設法使用任何可能的詞彙來表達Fado的情感意境,卻似乎總是有隔靴搔癢的遺憾。那就好像用一張照片或一篇文章來表達貧窮或衰弱的感覺,在親眼目睹那些形容詞的現實意義之後,貧窮意謂的不止是真正的飢餓或削瘦,而衰弱更不止是疾病纏身,更多的微妙情感無可言說,若非親身經歷,影像或文字此時或多或少都有自作聰明的味道。

搖滾病與現實自我搬演


愛情重度癮患與搖滾神經症症狀之間應該存有不可思議的感應波長,幻想型態雖然常分離為各種不同層次,發病的時間點卻經常巧合地衝撞在一起,熱情高速經過,立即在天空中搭起一道完美的羅曼史。他用腹語術與她告白,給我一個數字吧,安娜。他把收音機調到三,攝影機正補捉最精緻的側臉,她吹了一口氣,髮絲輕微挑動。他奔跑著,雙眼烏青,使勁搥打著胸腔,必須為困境找到出路。回過神時,發現自己在大街上淚流滿面,雙眼烏青,原來是剛聽到了David Bowie啊。到底還是歇斯底里的搖滾病病發,Leos Carax的電影對我來說正是Modern Love呢。而緊擦過大街的邊緣剎那,夏日無窮盡的隱喻正滾燙著。把收音機調到三吧,女孩說,那一瞬間有令人感動的危險。

老嬉皮的烏托邦幻象


對二十幾歲的我來說,六零年代原是一個不屬於我的年代,那個時候世界到底是什麼樣子,或許可藉由文字或影像紀錄窺豹一斑。但不管怎樣,那畢竟離我太遙遠了,不同的人賦予的歷史脈絡有加油添醋的效果。那裡到底是空氣稀薄冰冷的宇宙,或是可以做白日夢的晶瑩剔透的天堂,久而久之,所有事物開始變得粘糊,真相的邊緣逐漸湮沒,以訛傳訛的表面卻大剌剌地浮腫起來。

純粹與瘋狂之巔


在失衡的現實世界裡,Tim Buckley的出現是一種輪廓模糊的情感對峙存在。他的音樂作品深受各種不同的黑暗面所擾,卻總是能在我心裡最深處重見天日。當音樂創作的生命隨著整個唱片工業深刻物質化之後,它則成為某種非平板表面與非時間性的深度內在空間。他的歌聲詩意般地與存在主義相互密合,或低低淺淺隨著意識流動,或尖聲咆哮曲折驚人的語調,雙低音和電顫琴共嗚出痙攣的實驗性揭式精神律動虛空化的自由。凝視它,不只是思念的移情作用,不只是意識行為的短暫放逐,更是趨於自然性的絕對情感化思考。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年輕的Neil Young一直給我天不怕地不怕的感覺,理想主義的玩世不恭化做音符形塑成思想的具體語言,驚奇而準確地分裂時代的顛狂、畸變和憤怒。第一次聽到My My Hey HeyHey Hey My My,我幾乎不能停止微笑。音樂的成份不可置信地強烈反射我們心底某個性格率真的區域,我幾乎是宿命性地被他的音樂中散發的某種非常純粹的東西吸了進去。我想那種感覺就像看見一個小孩牽著陌生的老人過馬路,那美好的畫面使人不由自主地微笑。
我完全可以想像他Neil Young錄製這張現場專輯的情景:下邊一排聽眾的眼睛都集中到他頭髮間沈思的表情,空心吉他的重覆撥弦肯定堅實。他信仰式的談話逗弄週圍一顆顆撞上精神暗礁的靈魂,他們的掌聲和愉悅的笑聲是彼此心靈振盪的熱情回聲。那美好的畫面使我不由自主地微笑,彷彿我宿命性地本該如此。
好多年後開始聽黑膠唱片,偶然買到了這張Rust never sleeps,邊洗唱片邊聽My My Hey Hey ,我仍有跟第一次聽見的時候同樣的反應,永遠都好像有人拿著牙籤之類的東西撐著我的嘴唇和牙齒。
My my, hey hey
Rock and roll is here to stay
It's better to burn out
Than to fade away
My my, hey hey.

這或許就是玫瑰人生


前陣子看了一部很可愛的法國電影Love Me If You Dare
這幾天La vie en rose就一直出現在我腦海裡
經常有意無意地就跟著唱了起來
電影裡出現的是Louis Armstrong的版本

白蟻潛蝕的Miles Davis


Miles Davis常常都讓我懷疑是不是有什麼異教寄生蟲黏附在他的腦袋瓜上了,特別是60年代中期以後那一系列「陰陽怪氣」的演奏,我想我一定要喝幾碗符水或殺幾集貓來獻祭,才能完全吸收那些從地獄四週傾盆而出的音符。Bitches Blew就是在這段時間最精采的錄音之一。這張專輯恐怕是歷史上同時最被高估和低估的作品了,正宗爵士樂迷嫌它不夠純粹,保守的搖滾客嘲笑它仍有傳統爵士的嚴謹佈局。不過姑且先別理它有多少的褒貶,我非常喜歡就是了。

My favorite Lady Day


Billie Holiday唱歌是一種非常寂寞的心理經驗。總覺得她心裡很深很深的情感併發的某種情緒上的病症,像重感冒引起的各種難過,要很用力很用力地把痰咳得乾乾淨淨,才能獲得稍微的平靜。尤其是晚年的時候,酒精毒品吃乾抹淨她聲音裡綾羅般精細柔滑的成份,咬字吐音間盡是濃霧氤氳,心酸一片片從暗澀繃緊的聲壁脫落,每次聆聽的時候我總要花好多的時間去撿拾拼湊那些脆弱的聲息。「Lady In Satin」即是Billie Holiday1958年“破鑼嗓”時期的錄音。雖說是步入晚年,但其實她當時也不過四十四歲,隔年沒多久她就上了天堂。

罪惡的Eno,割裂睡眠的擦刮


過去著迷他們的音樂並不能充分理解確實的原因,只知道其中「鬆鬆垮垮,邋邋遢遢」的金屬與電子的遊戲和神秘的雷鬼式節拍,衝擊著所有後龐克者一切喜怒無常關於自溢與毀滅的幻想,十足符合當時我對生活的感覺。當然他們也像許多搖滾樂團一樣做過令人失望的泡沫音樂,太嬉笑怒罵了,或者太悅耳動聽,但這張專輯卻完完全全是懶散優雅的,加上怪里怪氣的非洲式節拍,揮揮手,擺擺頭,頃刻又遁入煙霧嬝然的戲劇性叢林。
不知道是不是Brian Eno的多軌錄音機曖昧地玩弄著聲效的拼貼遊戲,使得這個時期Talking Heads的陰濕氣息多了一層迷幻的油漬,顏色華麗並倒映了點點神秘的光斑。陰魂不散的鼓膜挑動旋律的奇異性,或小步斜行,躡手躡腳,或陣陣爆裂,關於非洲巫術與邪教的幻覺在夜色森冷之時教人輾轉反側,老覺得汽車與卡車從陽台下飛馳而過的聲音漸漸逼近。假如今夜喝得爛醉如泥。


流浪女與鳯梨罐頭的偏執


經常過敏於瑣碎細節的青春,很容易就喜歡上Dinah Washington聲音裡令人暈眩的語言層次。第一次注意到她的聲音是在電影麥迪遜之橋裡,寂寞的農村婦女趁丈夫孩子外出的下午,獨自在廚房裡扭開收音機裡的爵士樂電台享受片刻寧靜,她正唱著Blue Gardenia這首在Mercury唱片時期精采的錄音。情節的發展也在歌聲裡隱約的感官元素裡熱辣辣地推演開來,悲劇性的哀怨憔悴在經年累月的重複行為裡。夜之將之,她正燉煮著什麼。
接著,王家衛把她放在鳯梨罐頭和廚師沙拉裡。經常迷路的女子,歌聲在窄巷裡走走停停,顫抖俗世的憂傷。不知道為什麼,天氣的變化刮起了滿地唱片的紙屑,隔絕了所有城巿的飄浮。我又看了一遍重慶森林。該買新的雨衣了,隨時可能下雨。


不厭其煩的D Major OP. 35


禮拜三下午偷了個小小的閒暇逛唱片行,正逛出了一些興頭之時,又聽到了TchaikovskyD Major Op. 35 for violin。話說本來我很喜歡柴先生的這個曲目,但最近因為想比較各個版本和演奏者的不同,一個星期內大概聽了最少十個不同的版本。於是我對技巧精湛的HeifezDavid帶來的「狂喜的剎那經驗」開始有些焦躁不耐,反而覺得Issac Stern早期的mono錄音版本更能從形式的過份舖張中析離出來,使得這首曲子可以真正地退到內心深處,牽引出某種自我想像中作曲者精神場所的不同銘記。

午後的白日夢


整理唱片的時候鬧起了手指的疼痛,幾十年來沈睡的汙垢,在指尖聚集成零星白癬。我們擠在五片鐡皮翻滾的烈日和鄰居的澆花聲下,香菸一根接一根,濾嘴包著灰塵和秋日意識渾沌的懶散。意外從一萬多張的唱片中翻到的Monk,用泥巴和郵票做成的,失憶症帶在身上,選一個像頭盔的帽子。上下顛倒很適合他,腦溢血煽惑理智的缺席。失眠生出的造句咕噥排列組合的樂趣,超量的汽車噪音如今也能坐在騎樓,想起音符如想起罰單和油價。鏗鏗,鏘鏘。他打了一個哈欠,有點健忘。一兩段,粉飾的細節過份浮誇,不如跳過吧。再來一個休止符號。
他點起一根煙,煙霧看起來欲言又止。我開始懷疑有些人是上了天堂才斷奶的。難以置信的夢話砌成幾合狀童心的磚塊,結結巴巴,凌空飛起,和午後鄰居澆花的水聲一起滾進我們的心臟。鏗鏗,鏘鏘。總是突如其來,不如跳過吧。那令人厭煩的污水聲,流進肋骨間,意識也潮溼了起來。

*Thelonious Monk/The Unique

馬勒--第9號交響曲


LONDON  410264-1
MAHLER  
SYMPHONY 9
London  Symphony  Orchestra
SIR  GEORG  SOLTI
第九號是馬勒最後完成的交響曲,
 如同許多作曲家擺脫不了[第九號]的宿命,
馬勒這闕[第九號]成為他生命中最後一首
完整的交響曲,也被認為是他最偉大的兩部
作品之一;從作品中,運用音符展現了內心劇烈
的衝突,源自於對死亡的深沉恐懼,以及對生命
愉悅之吶喊.樂曲強烈的調性感與擺脫傳統
樂章速度的序列中,不難發現馬勒的用心,甚
至透露些許死亡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