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7日 星期四

新意……Tannoy 12” Red moinor裝箱記

DIY老單體的音箱一直都是老單體收藏家,永遠的痛處。
該裝什麼尺寸,用哪一種材料,會不會裝箱以後聲音變的很糟。。。???
其實DIY喇叭,都要抱著不成功變成仁的心態來DIY才不會得失心太重。不過既然是花了錢,那當然要好好的搞,認真的研究。
老的Tannoy單體,可以說在全世界各處都是受到歡迎的,主要原因可以分成底下的重點。
1.Tannoy的聲音穩定,聽什麼音樂都很棒。
2.Tannoy世家正宗的英國老公司,同軸單體的設計(單一磁迴路),更是一絕。
3.Tanooy二手市場的價格,特別是老單體,價格更是年年漲,保值啦~
4.Tannoy單體效率高,可以用精緻的小瓦數真空管擴大機來驅動。
5.Tannoy音箱箱體設計簡單,除了GRF外,大多都是低音反射式的音箱。失敗的機率低,而且網路上的補充資料更是多如牛毛,取之不盡。
總結來說,買Tannoy單體來DIY喇叭,失敗率超低。



不過網路上有幾個背載式的音箱的設計,我的建議是千萬不要裝,因為我聽過不下十對,全部都不是太好聽,要不是低音太多就是低音跟一團爛泥一樣。我也相信一定有好聽的,只是我還沒有聽到(有弄得好的網友,拜託讓小弟聽一下,開開眼界)。

因為是單一單體的設計,音箱的材料,也就格外的重要,我是採用美國的松木夾板,這一種材料會讓音箱發生時,有一些些的高音穿透,比起密底板來說,聲音會比較活潑,不會硬梆梆死死的。

我的音箱設計,其實根本就跟Tannoy有關,我是拿我的英國Goodmans Axiom 80的ARU(空氣阻泥器)音箱來改裝的。
我最早做這對音箱是因為Goodmans Axiom 80單體定製的,不過因為喇叭太多,輪都輪不到這對喇叭上場表演,而且當年我定做的時候,在面板上的設計,是採用可替換式的設計,用意就是為了能夠使用不同的單體。
經過的一兩天的資料收集跟計算,結果發現Goodman的音相比Tannoy大概大了10%的容積,以反射式音箱的設計來說,10%可以讓低音的延伸會好一點,單體驅動上,也會比較容易。

裝箱的過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微調,吸音棉的多寡,跟擺放的位置,擺放的方式都會有所不同,我跟一般的老單體用家不太一樣,我喜歡比較乾淨一點的現代聲音,有箱音的喇叭我大多都不太能夠忍受,吸音棉太少,很容易混有箱音,太多責會變的毛躁,無法入耳。所以微調就是要花上一些時間。

剛裝好這對喇叭,拿了一張美空雲雀的現場演奏唱片來試音,前十分鐘會讓人有奪門而出的慾望,不過唱片才剛聽完半面,嘿嘿~~果真是一對好單體。而且是Run開了的單體。
高音漸漸的上去了,分離度漸漸的變高,低音的量感也慢慢的出來,更厲害的是Tannoy的完全相位,整個音場的立體感更是歷歷在目。
接下來的則是謝霖的mozart,這麼老的單體,有著這麼高的分離度,韻味跟音色更是不在話下。難怪年輕時代的我會依頭鑽入古董器材而不能自拔。
不過老單體,千萬要記著一定要用新玩法來使用,原廠的設計不一定會是最適合的,當然自己本身的經驗也會是引響最後結果。
如果你喜歡Tannoy歡迎隨時跟我聯絡。我不一定會是最懂得人,但是我可以給大家很多我以前的經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