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昌政類比音響有限公司
我所知道有關黑膠的一切...黑膠唱片、黑膠唱盤、唱臂、唱頭、配件、設計、調整以及自然純粹的聲音
2022年4月12日 星期二
2022年3月28日 星期一
Design by Mr.K 有增益被動式前級試聽心得有
感謝 Tony Violin 兄的分享
音響吾輩中人(尤其是受薪階級上班族)最痛苦的事除了換換症病發時,面對如同房價漲勢的器材價格,仰天長嘯,買不下手外,即便捏著LP,狠心買了,還要經過家中財政大臣一番嚴刑拷打,問道:為什麼又要買器材?原本的聲音不好嗎?一連串無法諒解的質疑。這次也不例外,當PPA-02B小心翼翼地被擺上音響架時,她冷冷地問:這是新機器?我怯生生地回:是的!她看了看PPA-02B,不說一句話,轉頭離開。某晚,當我興奮地調整著設定,細細地品嘗PPA-02B帶來的聲音變化時,她一聲不響地坐著我面前,聽著她喜愛的陳建年海洋這張唱片,幾分鐘後,她說:這聲音比之前來得更立體,好聽。我滿足地心想,這次PPA-02B應該是買對了。
因為PPA-02B是前級,我的擴大機是綜合擴大機 (Audiomat Opera Reference 12),已經有了前級的功能了,所以很是猶豫,總覺得有必要買嗎?寫了信,問了原廠:PPA-02B 是取代綜擴中的前級功能還是原本綜擴的前級的功能還在?原廠回覆,原本的前級功能仍在(也就是說原本的音色不會被改變)。在費了一番手腳將 PPA-02B接上線,在3X(RCA) 增益下,明顯感受到音場
加大、細節變多且樂器前後定位明顯。以爵士樂迷應該是人手一張的 「當鋪爵士」而言,第三首<High Life>,音場拉大,聽感從原本的後排被拉到前排座位。這不是說僅是音量變大而己,鋼琴家的觸鐽顆粒感及力道大小、鼓手擊鼓的速度感及蕯克斯風金屬聲等等細節更是紮實,而且是一聽就會感受到明顯的差異。在歌劇或是女高音唱片中,為了
應付男女高音飆高音時的音壓,錄音電平都會比較低,這樣的話,樂迷就不得不將音量調高,但如果擴大機控制力不足,則會有破音之虞。在<Edita Gruberova French & ltalian Opera Arias>中,在B面第二首ROSSINI歌
<SEMIRAMIDE>著名的詠嘆調< Bel raggio lusinghier>,輕易感受到 Edita
Gruberova超高音的層次感及透明感,而且在某些樂段,Gruberova從低音瞬間到超高音的爆發力,空氣撕裂感,更是令人頭皮發麻,痛快。因為小弟的書房空間不大(約3.5坪),再加上是類書架型喇叭 (Jmr Offrande),且喇叭距離無法拉開(200公分)的情形下,聽交響樂會有些遺憾,場面不夠大。此次在PPA-02B 助威下,充份感受到樂團管弦音樂氣勢磅礡。
<Karjan A Paris>這張唱片中,只有4首,但曲曲爆棚,震撼力十足。在第一首 Bizet: L'Arlesienne,動態及低頻驚人,一度讓我的金屬書架發生共振的
金屬聲,雖然我知道這不是件好事,但爽快啊!
PPA-02B有三組輸入(RCA和XLR),有一組輸出(RCA和XLR),4段增益可供調整,原廠說明書上也列出不同增益適合的擴大機及聲音表現,可以調整至自已喜愛的音色,重點是價格是負擔的起,值得敗入。
<後記>那晚,她聽完整張陳建年的海洋,開始逼問:這台新歡要多少大洋?我隨便編個數字:10萬。她臉一沉,不講話。我心想,這玩笑開不得,我還想要平安過日子,
便據實以告。她,笑了。說道:我還以為要
2、3倍的價錢,這台機器 CP值夠高,值得。
2022年2月28日 星期一
現代經典喇叭系列之一 Stella Elegans
現代經典喇叭系列之一
Stella Elegans
這幾年,我翻新過很多喇叭,像是JBL 43系列,Altec 最後的錄音室系列,跟tannoy 專業系列;這些可以說是1970-80的經典喇叭。 在經過精心的調教過程,都可以不輸現在生產的喇叭。
然而,傳統喇叭設計上有兩個極限,一個是多音路分音,就大狗走大洞,小狗走小洞;另外一條路就是靠一隻單體搞定全部。
我在20-28歲這幾年除了用JBL Olympus 喇叭外,最迷的就是全音域喇叭配上黑膠;只要是我負擔得起的,我一定要把他從國外請回來!
全音域單體如果處理得當,在有效的頻寬中,那個音場,定位,可是很多入門多路分音喇叭比不上的。因為全音域單體,在相位變化上,是不太會偏移,也可以說是漸近式的便宜,不會像傳統喇叭,很多在分頻點就給你180度反轉。啦叭聽起來就覺得音像跑來跑去,有的朋友說是分開唱、上面唱上面,下面唱下面。
這對stella elegans 當年幫Stella 這個牌子衝出一片天,不是沒有理由的。
全音域單體加上主動分音低音,獨立的低音擴大機,一般家只要買台擴大機負責那個全音域單體,在搭配空間上跟操作上,比起很多百萬級的系統,實在友善太多了!
很多朋友說全音域單體,會不會高音不夠,如果你很需要那種空靈的空氣感,我可以直接告訴你他不是,他是比較真實感的,不是神經質,而是有著完整的空間感,空氣感。場面場面場面!
在我這一個月仔細的聆聽中,我發現玩這個喇叭有幾個重點,
1.主要單體是全音域單體,它對訊源的要求,是非常高,請不要餵它太弱的東西,純度越高,它回饋給你的會越高,會讓你更驚訝更喜歡它。
2.不要被那個92db騙了,請拿大功率推它,50watts是基本,100watts剛剛好,200watts是很棒的,越大的功率會讓他的控制力更好!俐落感就會出來啦!
3.請不要以為這個是小喇叭,這個是一對不折不扣的大喇叭,低音可以下到30hz,我自己拿它來看過電影,低音速度快又緊實。
4.我手上這對的木皮,應該是紅色鳥眼楓木,這個色草,可是比那個carbon的外觀要吸引我!
再此附上
雜誌評論
http://www.hifi168.com/bbs/archiver/showtopic-29210.aspx
Ps.為什麼要用現代經典,因為manger單體還買的到!聲音更棒了!
2021年3月6日 星期六
來自新加玻的白玉唱盤測試報告-以micro 10分之一的價格 得到micro95% 的性能! Tien Audio Nephirte turntable test report by Jon Wong
作者 Jon Wong,是來自新加玻的工程師及音響愛好者,他本身專業就是電機,在這個領域有著英國的博士學位!他利用測試片直接進行測試,並非使用一般的軟體。
白玉盤
這篇不是替老田打廣告,也不是寫報告。其實我和老田只有一面之緣,我是先在大陸網上看到‘田昌政’的唱盤,覺得很好奇。后來老田年前來新加坡開展,我去聼了,覺得很有新產品創意。后來我在台灣進了一部白玉盤,就單獨一個齋的盤,也沒有購買唱臂,成爲老田的客戶。我三十年前起就沒有玩唱盤了,黑膠都送了給人,我專攻鐳射;如今想再玩囘黑膠。過去二十年經我修好的唱盤,也是有一些。帶動直驅電子的,修多就看淡了商業的鐝頭。80年代是唱盤的全盛時期。精品極多,難怪很多人都抗拒新唱盤而抱殘守缺。看看如今流行的名牌,有時不覺而暗笑。但人家商業成功啊,也是有捕獲人心的強処。
説到商業鐝頭,老田啊真的不行。一個白玉盤連個招牌都沒有。老婆問我什麽牌的,我說台灣的,無招牌便宜貨,逃過被審問的災難。如果是個Mirco Seki 可能會被拷打罰款。後來我自己弄個田牌安上去,您說是不是很夠扯。可是這個盤,有我先前自己總結的規格:電子磁場驅動,轉盤是大大的非金屬盤,盤可以外置3只任何長度的唱臂的靈活性。最重要的是,老田玩了盤很久,發現了很多一般唱盤規格以外的好聲的因數。唱盤其實包含了機械精度,盤轉數度的穩定,抗外 震動能力和有更換零件,就是那麽基本。市面上的盤,要不就很好的轉盤配個不能換的爛臂,要不就個極好的長臂配個很爛的馬達和機身,要不就搞得美侖美煥,但難以入耳,沒有更換零件沒有人會修,坏了代理叫你買新的。可是這些大人的玩具,還是被很寫手捧上了天,寫的很玄虛,不外就是商業利益。
其實我剛購買了白玉盤后,我覺的唱臂的單片承托有點單薄。我手上的舊日本唱臂都很重需要大支架。后來我車了兩個鋁的托,機械是很厚重,但結果發現聲音倒是有些打折。如果有FR 等很重的長臂,可以問老田車一個專用的。這麽一搞竟然拖了好幾個月。經歷了舊先鋒 JELCO 天龍好幾個難搞,還搞了木12寸的,機械格局方面才決定要定下來。
唱盤包含轉盤,唱臂,唱頭,唱頭放大。其中唱頭最貴也最重要。還有很多人忽略的是,設置的工具和設置的常識和技術能力。到了最後是,耳朵有沒有鑒賞能力(有沒有聾)。很多小弟碰過的發燒客,其實説穿了都無
,用眼睛聼音樂的。就如黃秋生近來寫過,噪音和音樂很多人分不清。唱盤是設置來聼的。小弟算是個過去的音樂人,如今偶爾還會玩玩四重奏,所以不算是個音囊。
就如彼得定律銘文寫了,很多不會的人,愛用一大堆圖表來顯示他很厲害。小弟我要說白玉盤有水準,不得不用一些圖表數據來説明,不然人會插我說我鼓弄玄虛。白玉盤作爲一個轉盤,是達到工業標準,具備基本轉盤的功能。裏面沒有鬼神,有的是經驗的纍計:
第一個圖,顯示把盤開到45空轉,然後唱頭停在盤上,示波器顯示沒有50赫斯或高頻噪音,放大開到1點鈡喇叭沒有怪聲。您可以說唱頭屏蔽好唱頭放大安靜。我說這是沒有漏磁的證據,很多直接驅動盤,我可以抓到一大片電磁污染。特別是木或碳纖的臂,無法用,太多雜音。
第二個圖組,3150 赫斯信號是EMT 424 測量 Wow Flutter 的基本訊號。當然黑膠中間孔洞的偏差和長臂唱頭的性質也會影響。示波器,(沒有加了自欺欺人的低通濾波)顯示定住的3150 (3161差別不大),富禮埃變換顯示數據。超過20秒沒有動。我覺得很多盤都可以做到,這個達標。不必去求什麽0,001%精度然後和您多收1萬美元,我覺得沒有意義。如今又有人提出一大堆複雜數學公式,我覺也沒有意義,因爲很多黑膠的孔出厰時都是錯的有偏差的。
第三個圖組 1000赫斯的左右crosstalk 很好,證明設置正確。 其實這也是在測唱頭,個長臂内的佈綫。可能唱頭放大也有關聯。如果轉盤能夠直接影響crosstalk,那這個盤裏面有一隻很大的鬼,要上香。
第四個圖組 300 赫斯富禮埃變換顯示 白玉盤相當的穩定,頻寬分佈很窄,低頻有一些雜音但沒有大的影響。對比,一部很出名很貴的皮帶驅動盤,用好的長臂和唱頭,一樣的放大和儀器,出來的頻率分佈就比較散開,還很明顯的寬。這就説明,皮帶是有他的特有音質,就是機械特性。示波器不會説謊,證據就在這裏。這個不是缺陷,是他的特性,有人就喜歡這樣的聲音。
有了一個很穩定的轉盤,我也覺得調整速度設備是多餘的了。白玉盤就這麽簡單,也沒有什麽調數或顯示。内部的軸承托相當的先進,新的綫路也合理。電供要換成變壓器供電,應爲開關電源會影響其他的電子電路。如今,我有一只日本10寸配DL110 聲音優雅美艷, 一只老田9寸配AT 540 柴田 聼爵士很有戲份速度,一只仿 EMT12寸 配 特製針頭 偶爾聽聽交響音樂,這是個全面的設置。如果要用別的盤,恐怕會花上好幾倍的價格。所以,白玉盤的靈活性很大,如果單一唱盤單一c臂,它也是完全勝任。
近來聽説有某些人把老田的產品評為商業鐝頭,也沒有什麽數據來支持哪些主觀的評價。小弟我覺得老田是最不會亂矇騙顧客的商家,還是個One Man Show 十分的不容易, 台灣朋友應該多多支持他,白玉盤可能沒有什麽穿金帶銀的,或令人失控的外觀,但做為一個很好聼的盤,我覺得十分難得。我支持華人的音響事業。華人有幾億人,國際令人佩服的音響品牌竟然連個屁也沒有,扎叼人倒是相當的厲害。如果有招一日,華人音響能夠超越一個死掉了的Akai ,那該從支持台灣工業開始。
圖八 Channel separation L. For MM cart setup the result is excellent (mainly dependent on the cart and wiring)
2021年2月20日 星期六
JBL S109 AQUARIUS IV(1972) restoration 1
JBL S109 水瓶座 對於我來說,是我25年前玩真空管機的回憶,當年的我是個無管不歡的人,因為是使用單端真空管擴大機,擴大機瓦數都不大,對喇叭效率的要求也會非常高,喇叭效率越高,擴大機就能夠工作的更自在。
另外一個考量就是極簡的造型,傳統喇叭的造型,在那個年代,大概都是單體露在外面,男子漢感十足,而S109可以融入室內的設計,當然就成為我的標的物!
這次整理這對109 是在台灣的二手市場找到的,白色外觀,立刻吸引著我,將我帶到70的太空時代!
不過這對因為年紀,外觀只剩下30-40分!低音,中高音單體雖然工作正常,但是可能也達不到我的標準,所以整個翻新,就成了這次Restoration的重點之一!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