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代黑膠之聲
文/陶忠豪
音響城邦2006年12月,27期
從本刊第21期開始,我一連3期深入介紹了Roksan的Xerxes.20唱盤、Artemiz唱臂與Shiraz唱頭,在研究的過程中,同時也再度燃起了我對LP重播系統的熱情,尤其是數次前往資深黑膠玩家田昌政的工作室試聽討論,更讓我獲益良多。那幾次試聽的主角雖然是Xerxes.20唱盤系統,不過我的眼光卻不時被田昌政所引進的另一部唱盤吸引,加上田兄不時暗示這部唱盤的實力驚人,讓我的好奇指數不斷上升,如今終於等到機會,得以深入研究這部AVID公司旗艦,Acutus唱盤。
與田兄聊過多次,我知道他選擇唱盤自有一套標準。上次介紹的Xerxes.20價位適中,調整使用便利,而且整體設計成熟,關鍵組件精密度值得信賴,這些都是田兄看上Roksan這套系統的原因。不過這次介紹的Acutus唱盤卻不太相同,它單是唱盤就比Xerxes.20加上唱臂、唱頭的價格還要昂貴許多,而且AVID創立至今才11年,與Roksan研發LP系統超過30年的老資格相比,這間公司頂多只能算是黑膠唱盤品牌的中生代。究竟Auctus有何魅力,能讓田兄願意納入旗下銷售?
超Hi End技術實力
深入瞭解了AVID的背景之後,我才發現這間公司的獨特之處。原來LP唱盤只是AVID的專業之一,這間公司的本業其實是高科技精密金屬加工,業務範圍從細微的雷射精密蝕刻,到大型金屬機具加工都可一手掌握。他們不但協助Jaguar、Aston Martin等頂級車廠生產元件,也幫英國知名賽車製造廠Lola打造專業賽車所需元件。此外,AVID還是日本以外唯一獲得Sony授權製造相機相關精密組件的廠商。他們甚至有能力製造醫療用儀器的關鍵組件,這些組件的重量、尺寸比例,以及受熱膨脹係數都必須經過精密測量,無論精密度、穩定性或耐用度都遠遠超越Hi End音響標準。用如此高規格的金屬加工水準來打造LP唱盤,AVID自然能夠勝任愉快,先天技術實力就比其他Hi End廠高出一大截。 從AVID的廠房位置,也可以看出這家公司的特殊性。AVID公司位在前美國駐英空軍基地中,目前仍是機密管制區域。他們的廠房是以前美國U2偵察機飛行員的基地,廠房不但面積遼闊,甚至全廠經過電磁波隔離處理,工作環境逼近無塵等級。美軍撤離之後,這個廠房被改建為高科技精密工業區,目前內部各式金屬加工機具一應俱全,生產規模與技術水準遠超過一般Hi End廠所能想像。
20年研發成果
一間生產規模如此龐大的公司,怎麼會對製造小眾市場的LP唱盤感興趣呢?原來設計LP唱盤一直是AVID創始人與老闆Conrad Mas的個人興趣,而且他的目標十分遠大,誓言要解決任何LP唱盤所遭遇的難題。為了達到這個目標,他花了20年設計研發,這也是為何AVID直到1996年才推出第一款LP唱盤的原因。 事實上,AVID與另一間英國知名LP重播系統製造廠SME一直保有密切合作關係,協助SME製造唱臂與唱盤相關組件,對於製造LP唱盤其實並不陌生。憑藉著本身強大的金屬加工實力,Conrad更可以隨心所欲地開發各式特殊規格元件,並且將加工精度拉到最高水準,同時確保生產品質的穩定性,毫無任何妥協的實現他對於LP唱盤的設計理念。這種研發能力對一般LP製造廠來說簡直是不可能的任務,但是對AVID而言卻如家常便飯一樣簡單,這些特殊背景正是AVID製造LP唱盤無可取代的優勢。
突破軟、硬盤定義的創新設計
這次介紹的Auctus唱盤是AVID的當家旗艦,正好可以讓我一探Conrad到底如何「全面解決LP唱盤的設計難題」。首先觀察Auctus的基本結構,這是一台皮帶驅動、彈簧懸吊唱盤,也就是一般黑膠玩家俗稱的「軟盤」。我自己使用的Oracle Delphi II唱盤也是同樣架構,所以對這種設計並不陌生。軟盤的最大特徵就是利用懸吊機構化解外部振動干擾,不需要像「硬盤」利用超重的轉盤與基座抵抗共振;不過缺點是懸吊系統調整不易,轉盤水平常常會跑掉。反應在聲音表現上,軟盤則通常會比硬盤少了一份低頻權威感。本刊主編郭漢丞前陣子之所以把他使用多年的Oracle軟盤換成Clearaudio硬盤,此即為原因之一。
Auctus的懸吊系統採用三支彈簧避震,乍看與一般軟盤設計無異,但是以手輕壓轉盤,我發現Auctus的垂直起伏極為穩定,不像一般軟盤會呈現非水平的晃動,而且轉盤在極短時間內就會恢復靜止狀態。再動手卸下轉盤,此時我才驚覺Auctus的轉盤竟然重達10公斤,這種高質量轉盤通常只會使用在硬盤結構,一般軟盤連重一點的唱片鎮都無法使用了,更遑論要承載這種超重轉盤,即使閱盤無數者如田昌政,也極少見過如此設計之軟盤,可見Auctus這三支粗壯的彈簧懸吊系統的確有其獨到之處。再進一步探究,這三支懸吊絕不只是孔武有力而已,Conrad如此設計的真正原因,其實是要藉由轉盤質量與彈簧彈力的協調,將垂直共振頻率穩定的控制在2.5Hz的水準。顯而易見的,Auctus的設計已經完全超越傳統上對於「軟盤」與「硬盤」定義,它不但能比一般「軟盤」更精密、更穩定的控制共振係數,同時也能像「硬盤」一樣利用高質量轉盤抵抗外界振動,可以說融合了軟、硬盤的優點,開創出全新的設計方向。
Auctus懸吊系統的奧秘還不只於此,它除了利用三支彈簧控制垂直振動,另外還藉由三個橡皮圈控制轉盤的水平共振。這三個橡皮圈分別被固定在三支彈簧與基座腳柱之間,提供三支彈簧均衡而穩定的拉力。我在第21期介紹Xerxes.20唱盤之時,已經強調過唱盤抵抗橫向振動的重要性,Auctus的設計理念與Xerxes.20一致,不過它不但可以抵抗水平振動,而且還能精確的將水平振動頻率控制在4.5Hz之譜,讓垂直與水平懸吊分別對付不同共振頻率。這種精密的抑制振動能力,不但解決了傳統唱盤無法克服的難題,而且顯然比Xerxes.20還要技高一籌,Auctus的確貴得有價值。
獨特壓片系統
在放置唱片時,我發現Auctus有一個獨特的壓片裝置。它的唱片固定柱周圍有一圈圓形突起,當我放置唱片時,這圈突起會把唱片中心略微墊高,此時我必須將唱片鎮向下旋緊,如此才能讓唱片緊貼在轉盤上。我對於這種設計並不陌生,因為我的Oracle Delphi II也有類似設計,只不過Delphi II是用一個活動式金屬墊片當作中央突起,而Auctus則是固定式的。不過再仔細研究,我才發現Auctus的設計要比Delphi II更為全面。Delphi II的夾片系統主要是為了壓平彎曲的唱片(但是效果有限),但是Auctus的中央突起其實就是軸承座的一部份,所以它的壓片系統不只可以讓唱片平貼於轉盤,同時也讓唱片與軸承整合為一個整體,以便於將唱針在循軌之外所產生的不必要振動,透過軸承快速的傳導到轉盤之外,不至於累積在唱頭殼與唱臂中造成共振音染。
如果各位看過本刊21期的Xerxes.20唱盤評論,那麼大家就會發現Conrad與Roksan設計者Touraj對於轉盤軸承的設計觀念完全不同。Touraj認為軸承摩擦是產生噪音的來源,所以唱片應該盡可能遠離軸承,最好連唱片鎮也不要用。但是Conrad的作法卻完全相反,他認為唱針不必要的共振才是音染來源,而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將這些共振透過轉盤軸承傳遞出去,所以唱片不但要緊貼軸承,而且還要用沈重的唱片鎮牢牢鎖住。
這兩種觀點,其實都各有其道理,誰對誰錯並不是我關注的重點。我真正重視的,其實是Conrad到底該如何阻止軸承摩擦噪音傳遞到唱針之中?這個答案我想大家或許都猜到了,AVID超高精密度的金屬加工技術,的確可以降低軸承摩擦噪音。不過,金屬加工只是AVID的基本功,突破性的軸承設計,才是Auctus克服軸承摩擦的真正關鍵。
結合創新設計與精密加工的軸承
卸下轉盤,我們可以發現Auctus的軸承及軸承座都不是單純的圓柱體。如果我們從側面觀之,這個軸承座的下半截其實是一個上窄下寬的等邊梯形,而軸承則是上半截像一個等邊梯形。對於軸承座而言,這種設計可以讓它更均衡而穩定的承載轉盤的重量;對於軸承而言,真正與軸承座壁面摩擦的其實只有下半截,上半截向上收縮的部分根本不會與軸承座接觸。軸承摩擦面積既然大幅縮小,因為摩擦所產生的噪音自然就能降低。
這個軸承的另一個獨特之處,是它完全不需要添加潤滑油。原廠指出Auctus在出廠之時,軸承就已附有少量潤滑油,這一點油足夠支撐10年之久,所以用家完全無須再自行添加潤滑油。10年之後,只要送回代理商健行簡單保養即可。由此可見,Auctus的軸承精度、材質硬度,以及壁面打磨水準已經達到極高程度,耐用度、穩定性也遠遠超越一般LP轉盤。
Conrad所亟欲去除的唱針共振,經過軸承傳導之後,最後會來到成載軸承與轉盤的副盤。與高質量轉盤相較,Auctus的副盤反而採用了輕量化設計,整體結構想是一個倒過來的立體三角形,中間設有一塊補強剛性的支架,一直延伸到唱臂座,看來就像是一艘船的龍骨。整個副盤採用鋁鎂合金鑄造而成,藉由特殊結構與材質特性,達到降低共振的目標。
Auctus所使用的馬達也由AVID自行製造,這只馬達的振動極其輕微,但是扭力卻比一般LP唱盤馬達大10倍,可以在極短時間帶動超重轉盤,達到穩定轉速。電源則由另一個分體式機箱供應,並且可以輕易的進行轉速切換。
從以上的介紹,我們可以知道Auctus雖然價格昂貴,但是不論設計完整度與加工精度都有符合身價的表現。不過,田昌政之所以選擇Auctus還有另一個原因,他告訴我,在現今頂級LP唱盤中,Auctus應該是體積最小的一個,而且懸吊裝置調整容易,使用穩定性高,唱臂座的底板也可更換搭配市面上大多數的唱臂。可見在使用便利性上,Auctus完全符合田昌政的要求。
強烈的真實感與臨場感
為了展現Auctus的最佳實力,田昌政搭配了Roksan的Artemiz唱臂與Shiraz唱頭,這套組合是田昌政多方嘗試後的結果。前面提到,Auctus的橫向振動抵抗裝置與Xerxes.20唱盤的設計概念一致,而Artemiz的智慧配重裝置,剛好也具有抵銷橫向振動的能力,所以用Artemiz搭配Auctus可謂天作之合。除此之外,田昌政還為這次試聽特地準備了兩部秘密武器。一部是Lyra研發的Connoisseurs 4.0前級與唱頭放大器,一部是由前Audio Physic設計者所創立的新品牌Sonics所推出的Allegra喇叭。根據以往的經驗顯示,這兩部器材都屬於極端快速而高解析的走向,令人好奇在這樣的器材搭配下,Auctus可以展現出何種風貌。
聆聽米爾斯坦演奏的巴哈「無伴奏小提琴」,小提琴形體雖大,但是琴音卻極度凝聚,音質密度極高,而且穿透力十足。我認為這種鮮明強勁的小提琴重播,已經完全超越了一般人所追求的黑膠重播韻味;這種中性直接的重播能力,甚至讓我覺得比CD還要中於錄音原貌。唯一不同的是,無論琴音如何凝聚強悍,這套系統的重播也不會讓我覺得刺耳難耐。
再聽女小提琴家Edith Peinemann演奏拉威爾的「Tzigane」小提琴協奏曲,小提琴演奏同樣展現出極為直接的能量感,弱奏細節也刻畫的極為清晰完整。我一直認為LP所重播的小提琴揉音尾韻特別明顯而自然順暢,也是CD所難以取代的特點。但是這套系統所呈現的揉音不但豐富,而且還蘊含著強大的能量與勁道,讓我感受到強烈的真實感與臨場感,彷彿是坐在音樂廳前排座位聆聽一般,所有演奏細節都歷歷在目。
兼具速度與穩定感的重播
聆聽女高音Anna Netrebko演唱的「茶花女」,這是DG今年才推出的新錄音,黑膠版本則由Clearaudio製作。這套系統雖然呈現極度高解析的走向,不過人聲表現卻極為輕鬆,毫無人工修飾感,嗓音密度尤其自然,不過因為過度強調解析與能量,而讓人聲變得緊繃。進入大氣勢樂段,這套系統對於複雜樂段的穩定掌握力也令人印象深刻。
以搖滾樂測試,播放Stevie Ray Vaughan的「In Step」唱片,擊鼓強勁緊湊,而且快速鼓點乾淨俐落。貝斯低頻極為潛沈,但是撥奏速度毫不遲滯,低音顆粒不但有彈性,而且彈跳力還特別的生猛有勁。電吉他撥奏的瞬間能量毫不遲疑的爆出,我彷彿看到了Stevie的大手靈活快速的在大一號的吉他鋼弦上遊走,激盪出無與倫比的能量感與爆發力。
新世代黑膠之聲
直接透明的音樂、高密度的音質、極快的速度感、極高的解析度,這些都是我在這套系統所感受到的特質。Auctus可以表現的跟CD一樣,完全展現出如同現代器材一般中性、精確的重播,但是同時它也有著極度鮮明的個性。我可以大膽告訴你,它的小提琴像是用利刃刻畫一般入木三分,低頻像是可以打入你的心坎一樣拳拳到肉,速度感像是F1賽車一般風馳電掣。但是在我以大音壓連續聆聽了三小時之後,耳朵竟然沒有一點疲勞感受。Auctus的能耐,由此可見一斑。
器材規格
形式:皮帶驅動、懸吊式LP唱盤
轉速:33.3/45轉可調
轉盤重量:10 Kg
軸承:寶石襯墊、碳化鎢鋼珠軸承
垂直共振頻率:2.5Hz
水平共振頻率:4.5Hz
唱臂座:SME標準唱臂座(可訂製其他規格)
馬達:手工製24V AC同步馬達,分離式電源供應
尺寸:215×450×390mm(高×寬×深)
重量:21.3 Kg
建議售價:580,000元(本站註:2007年價格已調漲, 請來電確認)
進口總代理:台笙(02-25313802)
相關文章:搭配使用唱臂:Roksan Artemiz音響城邦評論2006年7月
搭配使用唱頭:Roksan Shiraz
唱盤: AVID Acutus國外雜誌評論 (上)
活動: 7/21-24音響展AVID Acutus展示
雜誌廣告: 2006年7月號
英國AVID官方網站: Acutus介紹
英國AVID官方網站: 英文評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